莆田市教育局组织召开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会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种社会事务和活动不断渗透到校园中,对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管理,确保校园环境的纯净与安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莆田市教育局于近日组织召开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会”。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局面,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会议邀请了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各区县教育局代表、部分学校校长以及家长代表等参加,共同探讨如何有效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以下为正文信息:
11月13日上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数字赋能为基层减负有关工作部署要求,通报有关问题,对推进数字赋能为学校减负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
会议强调,一要真正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是为基层减负五项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走心用心、倾听呼声、明晰方向,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更加动态及时、客观全面地掌握情况;二要真正协同,减少各种矛盾、冲突、内耗、低效等现象,多方协同发挥倍增效应,杜绝体外循环。要发挥好县区(管委会)教育局(事务局)协同中心作用,敢于、善于、勇于整合进校园事项,更加科学有效地精准统筹;三要真正减负,要跟踪研判,优化纠偏,不断总结完善,形成机制化成果,做到真减负、减真负,确保常态长效。
市教育局副局长任飞鹏、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四级调研员林加昌参加会议并讲话。会上,各县区(管委会)教育局(事务局)分别汇报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协同工作以来的做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举措,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就数字赋能减负工作作进一步培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