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点服务大民生!浦东已建成170多个就业服务站点
小站点服务大民生!浦东已建成170多个就业服务站点,浦东新区在就业服务站点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基层就业服务的便利性和实效性,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服务模式的优化,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的就业服务。
以下是正文内容:
今年以来,浦东新区充分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辐射效应、就近优势,组建就业服务攻坚队,整合下沉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E立方”职业指导工作室等区级优质就业服务项目,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等活动,持续赋能基层就业服务。
织密就业网,“职”达家门口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浦东新区已建成就业服务站点170余个,其中市级站点69个。通过服务下沉、合理定位,持续开展就业需求排摸、岗位筹集、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帮扶和创业指导等服务,不断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力量,提升就业服务便利性。
在站点建设的同时,浦东新区通过推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小程序,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用户位置定位,以数据地图形式呈现“服务圈”内招聘岗位、创业孵化器等信息,精准定位指引就业扶持政策,并支持社交网络岗位信息快速分享,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资源互通共享,织密“立体化”就业网络。
通过持续发挥新区示范站点在扩容岗位资源、加密招聘面试、速配人岗需求等方面的辐射效应,今年,浦东新区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9万个。
配齐百宝箱,点亮就业“梦”今年,上海部署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力量,提升就业服务便利性,实现社区高质量充分就业。浦东新区各街镇依托站点建设,不断优化就业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着力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乐业坊帮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服务也细致周到。”家住浦东的沈先生通过公众号关注到陆家嘴街道乐业坊就业服务平台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推荐下,一个多月前成功入职了一家文创公司。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在南泉北路45号二楼设立的全功能就业服务站——“乐业坊”以零工推荐为特色,不仅帮助本地求职者,也帮助外地户籍求职者,努力让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通过举办夏季零工就业面试会活动,提供全职、短期、灵活用工等岗位,既解决企业招聘难、季节性用工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需求。
此外,乐业坊还开设了共享工位,免费提供给初创的小微企业,帮助缓解创业之初资金少、租房难的困难。同时,“乐业坊”将就业服务圈与生活服务圈相融合,集社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企业经营管理指导为一体,提升“就业+”服务能级,努力打造为街道就业服务的“旗舰站”“样板间”。
浦兴路街道积极建设浦兴大爱乐业园就业服务站,以社区为载体,积极倡导“谋生自立、习技善能、爱岗敬业、造福家园”的宗旨,依托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坚持精细需求、精准对象、精品项目的“三精”服务,通过政企、政校、政社合作,实现要素集聚整合、载体渗透融合、资源互补联合,形成了乐业集市、青年就业训练营、求职者沙龙、企业HR联盟等“集成式”就业服务机制;社区创业大学、创客工坊、创业拜师、创业法苑等“全程式”创业服务项目;“家门口”技能竞赛、新媒体实训营等“一站式”技能培训服务模式。
东明路街道扶持社区创业,成立首个个体工商户就创业服务站。东明路街道“个体工商户就创业服务站”是新区首个设在社区就业服务站内的个体工商户“专属”服务站,为个体工商户就创业提供工商、税务、劳动争议、合同纠纷、欠款维权、政策补贴、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
高桥镇不断深化“就、创、培、调、裁”“五位一体”的新时代社区就业服务新模式,集合“就业援助、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调裁”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实现劳动纠纷和就业帮扶的无缝衔接。站点以服务应届毕业生、失业青年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为目标,通过“政企合作”“社校携手”等方式,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
通过建设特色社区就业服务示范站、成立零工就业联盟、举办职业指导就业帮扶系列活动、开展“宜业研习社”系列课堂等形式,将就业服务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1个旗舰站+8个示范站+42个服务点位”的“宜业高桥”服务网络,同时积极导入多方服务资源,培育提升服务队伍,注重提炼和创新服务模式,彰显村居就业服务特点。
日前,浦兴大爱乐业园、宜业高桥苑获评上海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特色社区就业服务站。在浦东,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服务站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社区的角角落落,给这片区域注入就业的希望,实现就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