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双减”政策下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做好“加法”呢?
钦州市“双减”政策下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做好“加法”呢?
回答:在“双减”政策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印发了《钦州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推进我市科学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区教育部门出台本级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加强科学教育的工作措施,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落实1名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至少结对1所科学教育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二是用好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1)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贯彻落实《广西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2023年版)》《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2)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校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特点,增加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时间,深入开展专题式教学研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探索科学奥秘。(3)丰富学校课后服务项目。我市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必备的项目,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观测研究等课程内容,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努力满足学生需求。在科学科课后服务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
三是用好社会大课堂。市教育局将积极联动北部湾大学、市科协、钦州市气象局、钦州市图书馆、钦州市科技馆等相关单位开展服务科学实践教育,推进场馆、平台和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引导钦州高校向中小学生开放图书馆、科技场所等实践教育基地。鼓励各地各部门各领域科学家、专家学者等进校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科学探究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去年,市教育局联合其他单位组织开展了“科学家走进校园·点亮青春科学梦”主题科普等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杨卫,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彭世球到市一中、二中进行辅导讲座,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传播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