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 广州图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您好,欢迎来到图强高考复读网
logo
400-688-1101
课程导航

嘉峪关 | 五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嘉峪关 | 五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嘉峪关市通过五大行动和17项重点任务的实施,致力于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正文内容:

2024年年初,嘉峪关市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近日,嘉峪关市印发《嘉峪关市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性文件,聚焦科学课堂提质增效、科学教育资源配置升级、科学教师队伍建强等关键环节,确立5大行动共17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科学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1.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管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结合实际研发科学类地方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建设科学类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教育课后服务和实践研学课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各科技领域的概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需求。

2.创新科学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将实验和探究实践教学纳入教学基本规范,加强实验考查,确保实验课开课率为100%,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科学教育教研员岗位,培育推广先进的科学教育模式。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发挥优秀课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科学教育优秀教案、优秀作业设计、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3.稳妥推进中考内容改革。完善科学类课程试题形式,坚持素养立意,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持续优化全市中考政策,鼓励高中学校招收科技创新类特长学生。

4.积极开展校园科学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实践活动,在“请进来”方面,每所学校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在“走出去”方面,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

5.广泛开展科学教育主题课后服务。各义务教育学校至少保证1个科学教育类的课后服务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健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机制,统筹利用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兴趣小组,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保障必要的活动条件,支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

6.强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组联系。和协同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中小学科学教育协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协同机制、重点任务、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在特色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共享、科技实践创新、师资水平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协作、共同探索,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科学教育特色培育行动

7.建好科技高中和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大力支持市酒钢三中率先建设科技特色高中,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科学课程研发,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开展多样化科教活动,探索高中学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打造市域内科学教育中心,通过优质资源辐射,培育一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8.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纵向推进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学段贯通、课程贯通、资源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早发现有发展潜质、特殊才能的学生,并给予与其适宜的学习机会与成长平台,及时开展定制式个性化培养。积极参与“成志英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站”等项目,持续扩大优秀生源输送规模。

9.规范组织科学类竞赛活动。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指导中小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竞赛,规范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竞赛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发现并引导有潜质的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培养参赛学生家国情怀和“献身科学”精神。三、科学教育装备升级行动

10.加强科学教育设备投入。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理化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创客教室建设,全力改善优化实验室环境,确保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全覆盖。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建立学校科学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统筹安排一定比例的公用经费用于科学工具箱、学具袋等采购和科学实验室的日常运转。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科学类实验资源,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扩容提质。支持科学教育、创新教育与跨学科实践,加大教育城域网建设力度,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

11.打造校园科学文化空间。加强科学校园文化建设投入,通过设置科学角、科幻角、科幻书屋等,打造学校科学教育、科技体验等教育场景。加强学生科学社团、科幻社团建设投入,充分用好各类校园空间开展学生科普作品交流展示,助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深度融入科学教育、科幻文化等元素,加大优秀科学教育图书保障力度。四、科学教师队伍建强行动

12.实施科学教师补充计划。依托公费师范生招聘、人才引进、社会招聘等形式,加大科学类教师招聘力度,加强高中阶段理科类高水平、复合型专业教师配备力度。加强中小学科学教研员配备,培育推广先进的科学教育模式。鼓励引导有能力有专业素质的教师自愿转岗,转任到科学教师岗位。

13.实施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计划。根据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工作进度,全面加强教师专业培训,3年内完成一轮次科学教师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分层推进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每年组织中小学科学教师到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科普基地等参观学习不少于100人次。

14.开展科学副校长聘任工作。遴选建立全市科普工作人才资源库,推动各中小学校聘任科技类专家学者或由校领导担任科学副校长、科技辅导员。制定科学副校长聘任管理办法,落实科学副校长履职经费及条件保障。参照科学副校长聘任办法聘任科技辅导员,每6—8个班配备一名科技辅导员。用好中国科协“众创空间”等科学教育品牌项目,做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宣讲工作,引入优质科普教师资源壮大师资队伍,定期开展科学教育报告宣讲。五、科学教育资源整合行动

15.实施“馆校合作”计划。遴选建设一批科技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与各中小学校开展结对活动,开展情景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鼓励市场化运行的科普基地、科学教育企业以及科幻游学、科普研学等项目面向中小学生减免收费,更好发挥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各中小学校原则上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优质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16.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科普活动。通过组织家庭科普实践活动、倡导亲子科普阅读、培育家庭科普文明风尚等,充分发挥家庭科学教育在儿童科学启蒙、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教育学在日常、融入生活。

17.鼓励科技类企业积极参与科学教育。动员鼓励在嘉高技术企业积极参与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工作,引导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真实生产生活等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体悟劳动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嘉峪关市教育局将继续坚持从娃娃抓起,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根植爱国奉献、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等科学精神品格,以科学教育塑造未来人才。

帮我选课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课程名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