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图强高考复读网
logo
400-688-1101
课程导航

孩子总爱拖延是怎么回事?心理医生有话说

孩子总爱拖延是怎么回事?心理医生有话说

拖延症,一般指不断推迟任务的完成时间,直到最后期限(deadline)迫在眉睫的行为。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虽然听起来危害不大,实际上不仅会导致压力和焦虑增加,还可能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长远影响,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拖延症?怎么克服它?今天,来自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精神心理科的副主任医师孟素香,和大家一起探讨。

 

 

以下是正文内容: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喜欢拖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恐惧失败

有些孩子过于追求完美,容易发生内心冲突,通过拖延可以使自己回避可能的失败结果,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安慰,相信自己是有潜能的。对他们来说,拖延固然会带来痛苦,但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会让人更加难以接受。

害怕成功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这些孩子的心里,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成功需要付出太多,这令我望而却步;成功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我不能伤害别人;我不想和别人竞争;我不配成功。

摆脱控制

这样的孩子会把拖延当成个人的独立宣言,通过拖延传递出一个信息:“我是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人,我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动,我没有必要按照你的规定或者要求来做事。”他们利用拖延来避免被人控制,获得独立感,维持心理上舒适的边界。

缺乏自尊

缺乏自尊也是导致拖延的一大原因,而早年看护者的情绪会影响孩子自尊的形成。心理学理论认为,你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比如是否有取得成功的信心,是否觉得自己有一定的价值,都是在早期的养育环境中被塑造出来的。

心理疾病

患有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躁郁症、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症、社交恐惧、强迫症、睡眠障碍等,都有可能会出现拖延的情况。

 

 

拖延症孩子可以这样做

 

 

面对现实

面对现实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接受所处的环境和内在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生理现实,还要深刻理解情感现实和价值现实。生理现实指的是我们身体的存在和功能,包括我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和身体的限制;情感现实涉及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价值现实是指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标准,它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学会觉察和反思

“是什么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这样做是否触及了我过去的某些经历?我是否正在面对某些我一直不想面对的事情?是什么让我觉得做不到这些事?”找到抵抗背后的心理原因,往往就不会再疲于应付或者产生恐惧。

万事无完美,努力尝试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局限,失败并不危险,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那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哪怕犯点错误也是值得的。即使这一次没做好,下一次还有机会。

选定目标,采取行动

设立一个更加现实的目标,可以想象一下最小的目标是什么?它非常小,容易实现,但又可以给你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在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一个步骤,在取得一定的进步之后奖励自己。

灵活对待目标

有些人追求完美,看不上低于自己理想的事情,但好高骛远不如付诸行动。修正目标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并不意味着失败,反而表明你足够灵活。

学会利用身体和感官体验

处在拖延的挣扎中,内心往往会很纠结。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成长,增加内啡肽的分泌,帮助我们走出拖延的麻痹状态。

 

 

家有拖延娃,父母可以这样做

 

1 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 设定适当的奖赏和惩罚机制。

3 尊重孩子对独立自主的需求,不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4 保持弹性,尽可能地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

5 带着好奇心倾听孩子告诉你的事情。孩子拖延可能有自己的原因,家长不要带有预判,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情绪,鼓励他克服障碍,勇于行动。

6 如果存在某些需要专业治疗的情况,例如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躁郁症、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症、睡眠障碍等,请及时就医。

帮我选课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课程名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