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河南省省情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到2025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河南省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而系统的。通过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5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促进教育公平
改革背景:河南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教育公平。
目标设定:通过改革,使所有学生在高考中拥有公平的机会,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扩大考生的选择范围,不以成绩将学生分层。
科学选拔人才
学业水平考试: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包括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后者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试科目设置:河南省实行“3+1+2”模式,即3门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加上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自主选择。
教学模式改革:普通高中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学校根据学生选课需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不同发展需要。
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
政策制定背景:新高考改革方案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重大教育改革,通过充分调研和借鉴其他省份经验制定。
改革实施: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执行,到2025年普通高校按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学生,实现改革目标。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招生录取改革:自2025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高职分类招生: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比例。
综上所述,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些目标体现了对当前教育体系的全面优化,旨在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公平、更个性化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