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图强高考复读网
logo
400-688-1101
课程导航

什么是高考大类招生?

高考大类招生是一种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的模式。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概念:

1、定义与目的

基本定义:高考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为一个大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选择专业大类的名称来报考。

主要目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前一两年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在后续学习中做出更为合理的专业选择。

 

2、历史背景与演变

历史背景:高考大类招生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北京大学等名校开始探索并实施这一模式。

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元培计划”到现在的广泛应用,大类招生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和培养模式。

 

3、具体模式与操作

学科大类招生:这是最常见的模式,即按一级或二级学科进行招生,学生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统一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再根据兴趣和成绩选择具体专业。

院系大类招生:一些高校按院系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在了解各专业后,在院系范围内选择专业。

实验班模式: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学生在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第二年根据兴趣选择专业方向。

 

4、优势与挑战

优势:大类招生可以克服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减轻报考压力,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挑战:部分高校在大类招生中存在冷热门专业搭配的现象,可能导致学生分流到不理想的专业。此外,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分流方式不同,考生需要仔细研究招生章程。

综上所述,高考大类招生是一种灵活且具有前瞻性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然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仍需谨慎,充分了解各高校的具体政策和专业设置。

 

帮我选课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课程名称:
Baidu
map